通州西集指尖上的面塑 带动农村妇女增收
1月4日,通州区西集镇的一个食品加工车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传承人杨帆正和十几位妇女一起赶制花馍。春节临近,花馍订单不断,姐妹们手上的活儿一直没停过。
将面粉和成光滑的面团,排出里面的空气,然后经过一双双巧手的制作,寿桃、醒狮兔、福袋等精美的花馍就算制作完成了。花馍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糯米面、盐、糖和甘油等可食用的原材料,有时还要根据需要加入少许蜂蜜,或是根据花馍造型的不同,加入可可粉、菠菜粉等,用来塑造不同颜色的花馍。杨帆告诉记者,从最初的筛面到花馍出炉,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花馍最终的品相。
花馍属于面塑的一种,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有了花馍制作的记载。花馍经过百年的传承,如今它是民俗和民间艺术的成员之一。面塑则俗称“捏面人儿”,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通州区西集镇的面塑历史悠久,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杨帆制作的《虎娃迎冬奥》曾亮相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整个作品包括一组直径50厘米的宫灯,一组长约540厘米、宽约130厘米的沙盘。
在杨帆的记忆中,母亲的花馍做得不仅好看,而且好吃,耳濡目染的熏陶,让杨帆逐渐掌握了做面花的技艺,之后正式拜师学艺。从一名普通的面塑师到现在的非遗传承人,面塑已经成了杨帆生活中的一部分。
杨帆是通州人但并不是西集人,她为何要在京杭大运河畔的西集发展面塑呢?花馍其实就是市民餐桌上的花式馒头,也叫祈饼,或者饽饽。明朝年间,每年的三月朔日作为开漕节,由南方而来的第一批漕运粮食到达北运河北端的第一楼大光楼后,朝中官员、商人就会在大光楼庆祝。开漕节这天,西集祈饼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
后来祈饼传入民间,不断改良,从单纯祈求平安顺遂的贡品,变成了民间的食品,也被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寓意,比如平安健康、福禄、长寿、多子多福等。现在的西集祈饼出现了更多表现形式、代表福寿的《五福献寿》、祝福高考顺利的《连中三元》、代表好事连连的《好事发生》等。
杨帆称,这两年西集镇一些村庄里的妇女因为掌握了面塑技艺开始有了新的就业渠道,45岁的李霞就是其中一位。以前李霞在朝阳区一家养老驿站工作,每天在路上就要花费不少时间,后来在西集镇妇联组织的面花培训上,她开始跟着杨帆一起学起面塑,在家门口就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春节临近,西集花馍的订单量逐渐多了,李霞和同事们每天准时出现在车间里,订单多的时候,就得多忙一会儿。她是面塑新手,为了尽快精进技艺,老师傅做的时候,她目不转睛地跟着学,然后按照师傅说的要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据西集镇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今,面塑产业已帮助西集数百名村民直接就业。下一步,西集镇将继续壮大面塑产业,帮助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601317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7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6“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
25-01-02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
25-01-02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
24-12-31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
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
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
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
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
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
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
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
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