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叠加,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高昂
全年粮食总产量1142.04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41个行业中40个实现增长;大汛之年无大灾,安全平稳度汛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
山东是唯一沿黄达海省份,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鲜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乡村振兴等多重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使命重大、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回首这一年,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方位、多层次深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共同富裕,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
向绿向新,沿黄“朋友圈”再扩容
黄河两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爱旭股份是全球光伏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这片正在建设中的厂区,致力于打造全球“规模、技术双第一”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投产后,当年可实现新增营收40亿元。
在淄博,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鲁油鲁炼项目是山东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的先手棋、当头炮,建成后,将有力带动淄博市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山东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我国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刚介绍。
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一批批项目渐次落地,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注入新动能。
锚定“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目标。山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紧扭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一基准线,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沿黄九市累计压减整合炼钢产能1110万吨、电解铝产能321万吨、炼油产能2280万吨。1—11月,全省“四新”经济投资增长7.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4%,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5.7个百分点。
一条母亲河串起沿黄九省区。山东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立足流域所需、本地所能,山东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积极主动开展黄河流域省际交流合作,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济南、郑州一线的交通互联互通迈进一大步,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我们通过深化‘链式思维’,实现有效的‘筑链’‘强链’‘延链’。宁阳县辰信集团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合作,成功打造‘中国钢球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推动钢球产业向智能制造迈进、向绿色高端升级。”泰安市市长李兰祥介绍。12月11日,山东、河南两省召开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签署系列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鲁豫毗邻地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挺进深蓝,向大海要发展潜能
在山东绵延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26个大小不一的港口次第排开。山东港口烟台港是其中之一。
11月下旬,“韦立世界”货轮卸下18.3万吨几内亚铝土矿后,利用返程空舱搭载3.4万吨工程车辆及建材重返非洲。至此,山东港口烟台港中非件杂货班轮年发运量突破300万吨大关,创航线开通以来历史新高。目前,烟台港中非件杂货班轮航线已通达几内亚、坦桑尼亚、南非、纳米比亚等20余个非洲国家,累计完成对非件杂货班轮发运400余艘次,发运总量近900万吨。
从过去“一群港”到如今“港口群”,整合后的山东海洋港口群已成为我国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重要交通枢纽。今年上半年,全省港口新增海运外贸航线13条,总数达255条,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
从港口一隅放眼全省,山东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十四五’以来增长30.7%,海洋强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介绍。
海洋产业是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支撑。这其中,海工装备分外吸睛。11月28日,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平台在渤海南部海域完成浮托安装。“该中心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3层8腿多功能综合海洋油气平台,相当于8层居民楼,包括生产分离器、段塞流捕集器、闪蒸汽压缩机等160余台套生产设备及一座可以容纳60人的生活楼。”平台建造方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龚海潮介绍,中心平台仅管线总长度就达35000米,超过北京二环快速路的总长。
今年以来,山东海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上半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8344亿元,同比增长6.1%;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3767亿元,增长6.9%。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家,总数达72家,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海洋电力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深耕“三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1142.04亿斤!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山东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同比增加10.98亿斤、增长0.97%,居全国第三位,已连续4年站上1100亿斤新台阶。
今年以来,山东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加快推动齐鲁样板提档升级。这其中,山东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头等大事,全面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同时,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生产潜力。
“虽然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但咱们这大棚里的西红柿依然色泽鲜亮、酸甜可口,每天能卖出去将近2000斤呢!”12月20日一大早,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田甜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已是一片忙碌,种植人员马守敬正和其他社员一起将新鲜的西红柿采摘并装筐,准备运往订单超市。
今年,田甜合作社成员多次外出考察,最终确定种植草莓西红柿等特色品种果蔬。“党支部全程参与把关合作社发展方向、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工作,党员联户包帮,社员做好田间管理,按合作社章程享受分红。”东城街道田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建民介绍,以当前种植的草莓西红柿为例,预计亩产达7000到8000余斤,带动就业50余人,实现村集体增收16万元。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火爆出圈的“村超”足球赛,热血沸腾的“村BA”篮球赛,精彩热辣的广场舞大赛,如火如荼的乡村马拉松……在山东,一场场“村味”十足的文化体育赛事,丰富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着村民的精神风貌;“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等乡村文化活动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在沂水县,游客沿着宽阔洁净的“四好农村路”沂蒙二路驾车慢游,沿途既可体验沂蒙风情,也能亲近田园。以村美、路美、水美、田美、院美为标杆,沂水先后开展了“我的家乡我建设”、路域环境综合提升、“绿满沂蒙花满村”等整治活动,村庄净起来,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
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再到农村公共服务提质提效,山东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焕新颜、农民笑颜开,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记者陈晓婉毛鑫鑫)(记者李广寅张文婷参与采写)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412/t20241223_47794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7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6“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
25-01-02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
25-01-02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
24-12-31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
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
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
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
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
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
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
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
20-04-28